未知分类

核安全法规电子书

来源:原创 作者: 2022/04/22 17:19:50 119人看过

核安全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一、 单选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  )。

A)组织和管理

B)监督管理

C)污染防治技术开发利用

D)统一监督管理

2.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提出(  )。

A)责令停止和现场检查

B)批评、警告和处罚

C)检举和控告

D)罚款要求

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对放射性污染进行监督检查的领域为本行政区域内的(  )。

A)核设施、核技术利用

B)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

C)核技术利用、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

D)核设施、铀(钍)矿开发利用

4.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施(  )。

A)资格管理制度

B)资质管理制度

C)关键岗位管理制度

D)注册管理制度

5.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处置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场所,以及运输放射性物质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设置明显的(  )。

A)放射性标志

B)放射性标识

C)中文警示说明

D)放射源编码

6. 核设施选址,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进行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和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   )。

A)初步安全分析报告

B)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C)退役计划

D)环境影响报告书

7. 进口核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没有相应的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采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  )。

A)行业标准

B)企业标准

C)出口国标准

D)国外有关标准

8.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实施(  )。

A)流出物监测

B)环境质量监测

C)连续监测

D)监督性监测

9.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环境影响报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10. 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废旧放射源(  )。

A)集中收储

B)集中处置

C)交回生产放射源的单位

D)全部送交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

11. 对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应当建造尾矿库进行贮存、处置;建造的尾矿库应当符合(  )。

A)安全保卫要求

B)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

C)环境监测和评价的要求

D)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的要求

12.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  )。

A)分类处理

B)近地表处置

C)集中贮存管理

D)深地质处置

13.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建造前,必须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设施建造申请书》、 《初步安全分析报告》 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经审核批准获得(  )后,方可动工建造。

A)《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B)《核设施建造许可证》

C)《核设施建造许可证》

D)《核设施环境影响报告批准书》

14. 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必须有足够的措施保证质量,保证安全运行,预防核事故,限制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必须保障工作人员、群众和环境不致遭到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并将辐射照射和污染减至(  )。

A)可以忽略的水平

B)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

C)满足工作场所的污染控制水平

D)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15. 核安全监督由国家核安全局及其地区监督站组织实施。国家核安全局在核安全监督工作中负领导责任,地区监督站作为国家核安全局的派出机构,负责(  )。

A)所在省(直辖市)核设施的核安全监督

B)派驻区核设施的核安全监督

C)所在省(直辖市)核技术利用的核安全监督

D)派驻区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核安全监督

16. 国家核安全局在必要时有权采取强制性措施,命令核设施营运单位采取安全措施或停止危及安全的活动。核设施营运单位有权拒绝有害于安全的任何要求,但对国家核安全局的强制性措施(  )。

A)必须执行

B)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C)研究论证后执行

D)在人员、经费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执行

17. 国家核安全局或地区监督站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检查,是对意外的、非计划的或异常的情况或事件的响应。此类检查属于(  )。

A)日常的检查

B)例行的检查

C)非例行(特殊)的检查

D)定期检查

18. 国家对核材料实行(  )制度。

A)预先登记

B)事后备案

C)注册

D)许可证

19. 核事故应急计划包括场内核事故应急计划、场外核事故应急计划和(  )。

A)核电厂核事故应急计划

B)地方政府核事故应急计划

C)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

D)地区核事故应急计划

20. 事故后果蔓延至整个场区,场区内的人员采取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通知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某些厂外核事故应急响应组织可能采取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此时的应急状态为(  )。

A)应急待命

B)厂房应急

C)场区应急

D)场外应急

21.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  )。

A)Ⅲ类、Ⅱ类、Ⅰ类

B)Ⅰ类、Ⅱ类、Ⅲ类

C)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D)Ⅴ类、Ⅳ类、Ⅲ类、Ⅱ类、Ⅰ类

22.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取得许可证。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单位的许可证,由(  )审批颁发。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共同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共同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3.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事先向有审批权的(  )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公安主管部门

C)卫生主管部门

D)行业主管部门

24.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  )担任。

A)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B)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

C)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人员

D)专职的安全和防护管理人员

25. 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场所和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应当(  )。

A)立即拆除

B)依法实施退役

C)实施去污处理

D)进行合理利用

26.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四个等级。重大辐射事故是指(  )。

A)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B)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C)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D)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27.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核设施进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境外单位,应当事先到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办理(  )手续。

A)许可证申请

B)注册登记

C)提交有代表性的模拟件

D)安全检验合格证明材料

28. 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不得将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的(  )分包给其他单位。

A)安全重要的工艺环节

B)安全相关的工艺环节

C)执行安全功能的部件

D)关键工艺环节

29. 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核准颁发资格证书。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由国务院核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规定统一组织考核,经国务院(  )核准,由国务院核行业主管部门颁发资格证书。

A)核行业主管部门

B)核安全监管部门

C)标准化主管部门

D)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30. 民用核安全设备标准是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技术依据。涉及核安全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的民用核安全设备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组织拟定,由国务院(  )。

A)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

B)核安全监管部门发布

C)核行业主管部门发布

D)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核安全监管部门联合发布

31.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所称放射性物品,是指(  )。

A)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物品

B)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

C)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比活度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

D)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

32. 根据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性物品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其中,二类放射性物品,是指(  )。

A)Ⅰ类放射源、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乏燃料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重大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B)Ⅳ类和Ⅴ类放射源、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放射性药品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较小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C)Ⅱ类和Ⅲ类放射源、中等水平放射性废物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一般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D)Ⅱ类放射源、中等水平放射性废物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33.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在首次用于制造前,将设计总图及其设计说明书、设计安全评价报告表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是指(  )。

A)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

B)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

C)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

D)一类、二类、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

34. 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编码规则,对其制造的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  )。

A)确定编码

B)统一编码

C)确定型号

D)统计数量

35.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所称的处置是指(  )。

A)为了能够安全和经济地运输、贮存、处置放射性废物,通过净化、浓缩、固化、压缩和包装等手段,改变放射性废物的属性、形态和体积的活动

B)将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临时放置于专门建造的设施内进行保管的活动

C)将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最终放置于专门建造的设施内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D)通过净化、浓缩、固化、压缩和包装等手段,改变放射性废物的属性而成为固体废物的活动

36.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除废旧放射源以外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和不能经净化排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转变为稳定的、标准化的固体废物后自行贮存,并及时送交(  )。

A)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B)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集中贮存

C)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理

D)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和贮存单位集中处置

37. 核设施营运单位利用与核设施配套建设的贮存设施,贮存本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不需要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贮存其他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应当(  )。

A)办理贮存备案手续

B)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

C)收取贮存的费用

D)收取贮存、处置的费用

38. 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活动的单位,申请领取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许可证,需要有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接收、处置设施和场所,以及放射性检测、辐射防护与环境监测设备。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后应满足(  )以上的安全隔离要求。

A)100年

B)300年

C)500年

D)1万年

39.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设计服役期届满,或者处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已达到该设施的设计容量,或者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或者水文地质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处置设施不适宜继续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应当依法(  ),并在划定的区域设置永久性标记。

A)办理关闭手续

B)编制处置设施安全监护计划

C)对关闭后的处置设施进行安全监护

D)终止许可证

40. 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演习包括厂内应急组织的单项演习(练习)、综合演习和与厂外应急机构的联合演习,练习可以是演习的一个组成部分。综合演习(  )。

A)至少每年一次

B)至少每2年一次

C)每半年一次

D)每5年一次

41.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明确指出,在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中(例如核电厂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中),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  )。

A)该工作的承担者

B)验证质量的人员

C)质量管理者

D)质量保证人员

42. 按照《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对厂址全面评价后,如果证明所推荐的措施不能对设计基准外部事件所带来的破坏提供充分的保护,则必须认为在该厂址不适合于(  )。

A)建造所推荐的核电厂

B)建造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

C)作为推荐厂址

D)作为候选厂址

43. 影响核电厂对其所在区域产生影响的厂址特征包括,放射性物质的大气弥散、地表水弥散、地下水弥散、人口分布、土地和水的利用,以及(  )。

A)非放射性污染物的弥散

B)电磁辐射

C)环境放射性本底

D)噪声

44. 《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阐述了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为实现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和防止或减轻可能危及安全的事件后果所必须满足的设计要求。还提出了进行全面安全评价的要求,以确定核动力厂在各种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下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这种安全评价过程涉及(  )。

A)确定论安全分析技术

B)概率论安全分析技术

C)确定论和概率论安全分析这两种互补的技术

D)安全验证和评价技术

45. 总的核安全目标由辐射防护目标和技术安全目标所支持,这两个目标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技术措施与管理性和程序性措施一起保证对电离辐射危害的防御。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动力厂事故,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在设计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并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这就是(  )。

A)总的核安全目标

B)辐射防护目标

C)技术安全目标

D)概率安全目标

46. “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织、人员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称作为(  )。

A)纵深防御

B)五个层次的防御

C)一系列实体屏障

D)多层次的保护

47适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对实践的要求的照射,是由有关实践或实践中源引起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包括(  )。

A)异常照射

B)应急照射

C)事故照射

D)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

48通常情况下应将天然源照射视为一种持续照射,若需要应遵循本标准对干预的要求。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未被排除或有关实践或源未被豁免,则应遵循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当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或因与其工作直接有关而受到的氡的照射,不管这种照射是高于或低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应遵循(  )。

A)对实践的要求

B)对干预的要求

C)对持续照射的要求

D)对应急照射的要求

49任何本质上不能通过实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对照射的大小或可能性进行控制的照射情况,如人体内的40K、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所引起的照射,均不适用本标准,即应被(  )。

A)豁免

B)排除

C)解控

D)干预

50对干预的辐射防护要求,包括(  )。

A)正当性和最优化

B)正当性、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C)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

D)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5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  )源的安全。

A)实践中

B)干预中

C)实践和干预中

D)实践或干预中

52对于多堆厂址的各核动力厂,在环境辐射防护方面应实施(  )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申请、流出物和环境监测管理以及应急管理。

A)统一的

B)独立的

C)单独的

D)合理的

53任何本质上不能通过实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对照射的大小或可能性进行控制的照射情况,如人体内的40K、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所引起的照射,均不适用本标准,即应被(    )。

A)排除

B)豁免

C)解控

D)监管

54《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应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对其工作人员进行放射性安全(    )、培训。

A)宣传

B)实习

C)考查

D)教育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外围地区应该划定规划(    )。

A)发展区

B)预留区

C)限制区

D)应急区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和核技术、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生的(      )。

A)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活动

B)放射性污染的预防活动

C)放射性污染的整治活动

D)放射性污染的补救行动

5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一 ——核电厂营运单位报告制度》规定,营运单位在建造阶段发生了与核安全有关的事件,必须在事件发现后(   )内向国家核安全局和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书面通告。

A)1天

B)3天

C)7天

D)15天

5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较大辐射事故,是指(    )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A)Ⅰ类

B)Ⅳ、Ⅴ类

C)Ⅱ类

D)Ⅲ类

59《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根据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性物品分为(    )种类别。

A)二

B)三

C)四

D)五

60《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定义,在(    )内,与核动力厂运行无关的活动,只要不产生影响核动力厂正常运行和危及居民健康与安全是允许的。

A)厂区

B)非居住区

C)规划限制区

D)应急计划区

二、多选题(有5个选择,其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必须全部判断正确才能得分,每题2分)

1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方针是(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谁污染谁治理

C)达标排放、超标罚款

D)严格管理、安全第一

E)总量控制、浓度控制

2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制定。

A)环境安全要求

B)辐射防护要求

C)国家科技水平

D)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E)最佳可用技术

3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中,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  )。

A)事故秘密

B)商业秘密

C)业务秘密

D)国家秘密

E)专利秘密

4与核设施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规划

D)同时投入使用

E)同时选址

5为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  )。

A)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

B)充分利用环境的稀释能力,向环境排放

C)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D)减少净化措施,控制固体废物产生量

E)超级压缩,减小体积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令禁止的放射性废液排放方式是(  )。

A)利用渗井、渗坑

B)利用天然裂隙

C)利用溶洞

D)槽式排放

E)扩散器排放

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未建造尾矿库或者不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建造尾矿库,贮存、处置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尾矿的

B)向环境排放不得排放的放射性废气、废液的

C)不按照规定处理或者贮存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的

D)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的

E)不按照规定的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的

8《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适用于下列哪些设施(  )。

A)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等)

B)核动力厂以外的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

C)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

D)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及后处理设施

E)铀矿开采和水冶设施

9核设施营运单位直接负责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其主要职责是(  )。

A)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核设施的安全

B)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的核安全监督,及时、如实地报告安全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

C)对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核材料的安全、工作人员和群众以及环境的安全承担全面责任

D)负责对所属核设施中各类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E)参与场外应急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10国家实行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制定和批准颁发核设施安全许可证,许可证件包括(  )。

A)核设施建造许可证

B)核设施运行许可证

C)核设施操纵员执照

D)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

E)其他需要批准的文件

11批准发给《操纵员执照》的核动力厂人员,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

B)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

C)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

D)经过运行操作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E)担任操纵员二年以上,成绩优秀者

12国家核安全局对全国核设施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独立行使核安全监督权;核设施主管部门负责所属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的核安全监督;核设施营运单位直接负责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必要时,核安全检查可进行测量或试验。这种测量、取样或试验,(  )。

A)并不代替营运单位和/或有关单位应做的测量和试验

B)也不减轻营运单位和/或有关单位的责任

C)可以部分替代营运单位和/或有关单位应做的测量和试验

D)可以适当减轻营运单位和/或有关单位的责任

E)可以替代营运单位和/或有关单位应做的测量和试验

13《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对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国家核安全局可依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改进、停工或者停业整顿、吊销核安全许可证件的处罚。

A)未经批准或违章从事核设施建造、运行、迁移、转让和退役的

B)谎报有关资料或事实、或无故拒绝监督的

C)无执照操纵或违章操纵的

D)拒绝执行强制性命令的

E)对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核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

14核材料许可证持有单位的责任是:

A)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B)对所持有的核材料负全面安全责任,直至核材料安全责任合法转移为止

C)接受管理和监督

D)拟定核材料管制规章制度

E)负责核材料帐务系统的建立和检查

15全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由国务院指定的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拟定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政策;统一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核事故应急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审查批准场外核事故应急计划;以及(  )。

A)提出实施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的建议

B)统一指挥场外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

C)适时批准进入和终止场外应急状态

D)审查批准核事故公报、国际通报,提出请求国际援助的方案

E)及时向相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报核事故情况

16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是:有与所从事的生产、销售、使用活动规模相适应的,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防护知识及健康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职业卫生标准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场所、设施和设备;以及(  )。

A)有专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专职、兼职安全和防护管理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B)专职或兼职的医疗保健医生

C)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D)有健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E)有足够的放射性废物贮存场所

17在发生辐射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辐射事故可能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有(  )。

A)责令停止导致辐射事故的作业

B)责令停止可能导致辐射事故的作业

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D)组织控制事故现场

E)吊销许可证,并进行事故调查

18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所称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指在民用核设施中使用的执行核安全功能的设备,包括(  )。

A)核安全机械设备

B)核安全电气设备

C)执行核安全功能的传感器

D)执行核安全功能的阀门

E)核承压设备

19民用核设施营运单位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吊销其核设施建造许可证或者核设施运行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委托未取得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

B)对不能按照质量保证要求证明质量受控,或者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未处理完毕的民用核安全设备予以验收通过的

C)未按照规定编制项目质量保证分大纲并经民用核设施营运单位审查同意的

D)在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活动开始前,未按照规定将有关文件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的

E)通过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单位出具虚假无损检验结果报告的

20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有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B)有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C)有与所从事的制造运输容器相适应的设计能力

D)有与所从事的制造运输容器相适应的设计修改能力

E)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21托运放射性物品的,托运人应当持有生产、销售、使用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有效证明,使用与所托运的放射性物品类别相适应的运输容器进行包装,配备必要的辐射监测设备、防护用品和防盗、防破坏设备,并编制运输说明书、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装卸作业方法、安全防护指南。运输说明书应当包括(  )等内容。

A)放射性物品的品名、数量

B)物理化学形态

C)危害风险

D)应急措施

E)防护行动

22《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所称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放射性核素浓度或者比活度大于国家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应当坚持(  )的原则。

A)减量化

B)无害化

C)妥善处置

D)永久安全

E)废物体积最小化

23国家对放射性废物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性废物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性废物分为(  )。

A)高水平放射性废物

B)中水平放射性废物

C)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D)α放射性固体废物

E)干废物和湿废物

24《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需要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如实报告放射性废物产生、排放、处理、贮存、清洁解控和送交处置等情况的单位包括(  )。

A)核设施营运单位

B)核技术利用单位

C)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

D)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活动的单位

E)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

25从核安全的观点考虑,核电厂厂址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对于核电厂正常的放射性物质释放也应加以考虑。在评价一个厂址是否适于建造核电厂时,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

A)在某个特定厂址所在区域可能发生的外部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

B)可能影响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人体转移的厂址特征及其环境特征

C)与实施应急措施的可能性及评价个人和群体风险所需要的有关外围地带的人口密度、分布及其他特征

D)可能影响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

E)可能影响核电厂安全的海啸事件

26《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不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所列举的非电离辐射有(  )。

A)微波辐射

B)紫外线辐射

C)可见光辐射

D)X光辐射

E)红外辐射

27《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适用于对实践要求的源包括(  )。

A)放射性物质和载有放射性物质或产生辐射的器件

B)拥有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设施及产生辐射的设备

C)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源

D)早期核试验在土壤中残留的放射性物质

E)核电厂核事故早期造成食物污染的放射性物质

28下列(  )情况,如果未被排除或豁免,应遵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对实践的要求。

A)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或因与其工作直接有关而受到的氡的照射

B)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氡的照射虽不是经常的,但所受照射的大小高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

C)喷气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所受的天然源照射

D)涉及天然源的实践所产生的流出物的排放所引起的公众照射

E)涉及天然源的实践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所引起的公众照射

29《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对标准的实施承担主要责任的责任方是(    )。

A)注册者

B)许可证持有者

C)用人单位

D)辐射防护负责人

E)由主要责任方委以特定责任的如何其他方

30《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防护与安全大纲的主要内容是(    )。

A)确定实现防护与安全目标所需要的措施和资源,并保证正确地实施这些措施和提供这些资源

B)保 持 对 这 些 措施 和资源的经常性审查,并定期核实防护与安全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C)鉴别防护与安全措施和资源的任何失效或缺陷,并采取步骤加以纠正和防止其再次发生

D)根据防护与安全需要,做出便于在有关各方间进行咨询和合作的各种安排

E)保存履行责任的有关记录

31发生违反《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有关要求的情况时,主要责任方应(    )。

A)调查此违反行为及其原因与后果

B)采取相应的行动加以纠正并防止类似的违反事件再次发生

C)向审管部门报告违反标准的原因和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的纠正行动或防护行动

D)按照本标准的要求采取其他必要的行动

E)及时报告违反本标准的事件。

3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对职业照射剂量限制要求的任何临时改变均应(    )。

A)按照附录B(剂量限值和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中给出的适用于特殊情况的剂量限制要求进行

B)限定改变的期限

C)逐年接受审查

D)不再延期

E)仅限于规定的工作场所

3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豁免的一般准则是:(    )。

A)被豁免实践或源对个人造成的辐射危险足够低,以至于再对它们加以管理是不必要的

B)被豁免实践或源所引起的群体辐射危险足够低,在通常情况下再对它们进行管理控制是不值得的

C)被豁免实践和源具有固有安全性

D)从本质上难以控制辐射照射的大小

E)不能从本质上减少照射的可能性

34《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对放射源的实物保护,应做到(    ),使源始终处于受保护状态,防止被盗和损坏。

A)确保源的实物保护符合许可证中规定的所有有关要求

B)不将源转让给不持有有效批准证件的接收者

C)对可移动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认它们处于指定位置并有可靠的保安措施

D)保证将源的失控、丢失、被盗或者失踪的信息立即通知审管部门

E)所有源始终有人现场看护

3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应急计划应根据情况包括(    )

A)在报告有关负责部门和启动干预行动方面的责任的划分与安排

B)对可能导致应急干预情况的源的各种运行操作条件和其他条件的鉴别

C)与有关干预组织进行联系的程序

D)用于评价事故及其场内、外后果的方法与仪器的描述

E)经费保证

3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不适用于(    )。

A)已成为运输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放射性物质

B)在单位内进行不涉及公用道路或铁路运输而搬运的放射性物质

C)为诊断或治疗而植入或注入人体或活的动物体内的放射性物质

D)任一表面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均不超过规定限值的非放射性固体物体

E)已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并已销售给最终用户的消费品中的放射性物质

37《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中的运输包括(    )。

A)包装的设计、制造和维护

B)货包的准备、托运、装卸、运载

C)货包抵达地的验收  

D)货包的中途贮存

E)运输工具和路线

38《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规定》规定,每一缔约方应在本国的法律框架内采取适当步骤,以确保废密封源的(    )以安全的方式进行。

A)转让

B)拥有

C)再制造或处置

D)转移

E)销售

39《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报告制度》,可能导致临界的事件包括(    )

A)向容器中引入过量的裂变物质或其溶液

B)通风系统故障  

C)加入了中子慢化剂或反射剂

D)裂变产物溶液浓度超过规定限值  

E)含裂变物质的溶液从几何安全容器转移至其他容器中

40《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本办法所称电磁辐射包括(    )

A)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

B)工业应用中的电磁辐射

C)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

D)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E)家用电器中产生的电磁辐射